台湾歌谣及台语歌曲的历史溯源
早期民谣的发源
音乐是人类传达情感最好的媒介和工具,我们的前辈用音乐记下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,而这一首首的歌曲藉由口口相唱,代代相传,最能反应出过去台湾社会潮流与民情,先民从唐山过台湾,筚路蓝缕,以启山林,这些传统民谣成了他们的精神食粮,从这些民谣中我们可以大略探索到一个历史脉络,得知祖先们辛苦开拓新天地的故事,如农忙之余所唱的轻快曲调“牛犁歌”;三五好友相聚,饮酒划拳的“饮酒歌”;极富趣味性的“天黑黑”;描写恒春人到台东开垦的“台东调”;江湖卖药人所唱的“劝世歌”。
整体而言,流传于民间的歌谣,所曲调的来源有戏曲、说唱、念谣、童谣等,如歌仔戏调的“都马调”、“留伞调”常被填词传唱,又如南北管中的“牛郎织 女”、“百家春”,说唱中的“劝世歌”,童谣中的“白鹭鸶”、“火金姑” 。而其也和发源地区有相当大的关连,如嘉南平原的“一只鸟仔哮救救”、恒 春的“思想起”,兰阳平原的“丢丢铜仔”,都是发源于地方的代表性歌曲。
口耳相传的民谣之所以受欢迎,并不是在于时精湛的辞调,而是在它充分的反映了当时人民生活的喜怒哀乐,就像是历史的镜子一般,告诉今人前人的历史和精神风貌。
日据时期创作歌谣(1932~1945)
自一九八五年甲午战争后,日本人加以高压的政策与奴化的方式对待台湾百姓 ,在音乐上也实施日式音乐教育,这是台湾本土音乐遭受极大的打击,而在一九一七年,日本当局也曾因为台湾歌谣有讽刺日人的意味而颁令禁唱,因此当时流传于台湾社会的仅有像“歌仔戏”这种传统戏曲,一直等到了一九三○年代初期,上海蓬勃发展的电影输入了台湾,才使台湾歌曲找到了发展的生机。 由于早期的电影是不会发生的默片,需要辩士(电影解说员)在旁讲解,而台湾第一首流行歌曲“桃花泣血记”就是当时的片商为了宣传影片,找了当时担任辩士的“詹天马(天马茶房主人)”和“王云峰”所创作的歌曲,由歌仔戏出生的“纯纯”主唱。
桃花泣血记的出现,为台语流行歌曲开启了一页新的历史,由于此歌很快在大街小巷传唱开来,让当时为了扩大唱片销路的日本企业家看准了这样的商机,便开始计划大量制作台湾歌谣唱片,先是将原有的“飞鹰”唱片公司改名为“ 古伦美亚(哥伦比亚)”唱片公司,把当时在台北永乐座放映的如“倡门贤母 ”、“一个红蛋”陆续灌录唱片,贩售成绩相当不错。
后来“古伦美亚”唱片公司礼聘陈君玉主持文艺部门,陈君玉是当时推展“台湾新文学运动”十分活跃的人物,在他的策划下,延揽了许多颇具才气的词曲作家:邓雨贤、李临秋、周添旺、苏桐、姚赞福等人,在这样优厚的条件下,终于将台语流行歌曲推向了条崭新的道路,带动了歌坛。
唱片开启了流行歌曲的市场,一九三五年“胜利唱片”也加入了竞争,其中许多歌词由陈达儒所创作,至今仍然绕梁不绝。一九三八年,陈秋霖成立“东亚唱片”,也有相当多优秀的的作品,这几年是台语流行歌曲相当风光的时刻,像大家耳熟能详的“望春风”、“雨夜花”、“心酸酸”、“满山春色”、“白牡丹”都是这时期的作品。
但随着日本推行“皇民化运动”,流行歌曲首当其冲,唱片公司纷纷休业,而这些歌曲也成了日本政府用来宣扬政令的工具,甚至企图以摧毁台语歌谣为手段,来扩张其帝国主义的野心,他们并把台湾歌谣翻译成日文,用以召集台湾男子前去南洋当军夫,也使这些优美的台湾歌谣变的不伦不类,如“雨夜花”被改做“荣誉的军夫”、“月夜愁”被改做“军夫之妻”实在是相当的无奈。
战后创作歌谣(1945~1980)
二次大战以后,老百姓正从废墟中重新建立家园,这时的唱片制作尚无法恢复 ,台语流行歌曲是藉着广播的力量而风行的,像“望你早归”表达了因参战流落海外的台籍日本兵期待返乡,和家中殷勤盼望的妇女的心情,“补破网”的“网”和台语的“望”同音,成了战后编补希望,迎向光明的心曲。
同时也出现了许多述说社会各行各业心声的歌曲,像张邱东松的“烧肉粽”就是将当时“四万元换一元台币”的民间疾苦,藉由小贩的生活诉说出来,而吕泉生的“杯底不能饲金鱼”是源自于二二八的经验,希望台湾人不再分本省与外省,“朋友弟兄无议论”,一同合力为台湾的未来打拼。
一九六○年后,国民政府推行国语政策,这对台语歌曲产生的极大的影响,台语歌曲在媒体上的播放次数受到限制(一天只准拨两首台语歌),在电子媒体上失去立足点的台语歌曲,渐渐的被人们所淡忘,加上电视产生后的宣传力量 ,国语歌曲很快就成了大多数人的流行音乐,受到此现象的影响,许多台语歌创作者纷纷转业,台语歌曲几乎成了被抛弃的孤儿,一直到了一九七○年,中视制作“金曲奖”,才有像“送君珠泪滴”、“心内事无人知”、“西北雨”等歌的出现。
混血歌曲的流行(1950~1970)
一九五○年后,是混血歌曲最盛行的时期,混血歌曲系指由外国曲填加台语词所形成的歌曲,这是唱片公司为降低台语流行歌曲制作成本,而形成的策略。
这段时间,大多选择将日本歌曲填上台语歌词,直接对外发行,这些被称为“ 混血歌曲”的翻唱歌曲,也成为当时台语歌曲的主流,再度热络了台语歌曲的流行风气,但也间接压抑了本土作曲者的创作空间,因此许多学者认为这些歌曲不能称上正统的台湾歌谣,正统的台湾歌谣需词曲都是由台湾人所创作,所以在许多的文献上,也就鲜少出现这些歌曲的记载,甚至贬低这些填词者(如文夏、叶俊麟、庄启胜为最多产量的作者)的在台湾音乐史上的地位。
笔者认为这是时代演进所造成的现象,一首合适的曲子配上好词,同样能表现出他的时代意义,而且这些歌曲也带动了自四十年代末期逐渐消沈的台语歌曲 ,使这段时间的台语歌并未留下空白,也是这一大贡献,而这些混血歌曲也在当时民众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,如黄昏的故乡、孤女的愿望、妈妈请您也保重、苦海女神龙等歌,至今仍时常能听到人们传唱。
迎接新台湾歌曲(1980~)
一九八○年后,反应基层民声的“心事谁人知”发表,“舞女”从南部夜市流行到台北都会,“爱拼才会赢”成了人人传唱的激励之歌,这些歌的畅销和受欢迎的程度,使台语歌曲再度受到市场的重视,接着台语歌星一一崛起,这也重新肯定了台语歌曲的地位,使台语歌找回了另一个春天。
在一九八九年底,陈明章、王明辉等人组成“黑名单工作室”,所出版的第一张专辑“抓狂歌”,为九十年代的台语歌曲掀起了新旋风,跳脱了台语歌曲悲情的影子,而率真的将社会百态融入歌词中,把台湾社会政经混乱的现象赤裸裸的呈现出来,并且曲风带有浓厚的RAP风味,这种大胆的音乐风格,改写了人们对过去台语歌曲的刻板印象,可说是本土音乐的先驱,可惜由于被人认为太过偏激,所以受到媒体的排斥,在此情况下,校园演唱会成了唯一宣传的途径,而这张被归类为“地下音乐”的“抓狂歌”,对于台语歌曲所带来的震撼力是相当强大的。
一九九○年由林强演唱的“向前走”又开启了一个新的局面,向前走这首歌描写着从小生长在田庄的台湾囝仔,为了讨生活而离开故乡,前往都市追求希望和理想,林强将此歌用西洋ROCK乐风来表现,让许多年轻朋友大呼过瘾,这打开了另一个台语歌曲的新纪元,虽然一开始只是唱片公司定位于实验歌曲的作品,但一推出后,引起了空前的回响,排山倒海的喝采使得林强成为年轻人崇拜的对象,同时也被象征走出悲情的新台湾人象征。
近年来台语流行歌曲创造出百万销售成绩,让人感到非常振奋,在迈向两千年的时刻,期待未来还有更多优秀歌曲的诞生,让这些乐音永远流传在土地之上
|